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荣威RX5 MAX在内饰氛围的营造上如何?

同上,内饰氛围的营造上,荣威RX5 MAX还将搭载RGB调色的多彩氛围灯,不仅支持256种色彩搭配,还能启动指示、开门迎宾、语音联动、音乐随动、行车变换等应用场景进行交互。

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分析

荣威RX5 MAX内饰设计十分简洁大方,基本见不到繁琐的物理按键,都用触控的方式进行代替,全新样式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周围覆盖了银色镀铬饰条,值得注意的是,方向盘中间的荣威LOGO为ROEWE进行取代,12.3英寸液晶仪表,竖立的14.3英寸中控屏,呈现出很强的科技感。

其中控屏和换挡台为一体式设计,周围覆盖了钢琴烤漆样式的材质,提升了内饰的质感,换挡杆也采用了电子换挡杆,其后放设定了无线充电槽。

前排座椅为运动风格进行设计,两侧的腿部和腰部都进行很强的包裹感,后排座椅配备了三个头阵,同时座椅的颜色分以黑白进行搭配,显得年轻时尚。

RX5 MAX在配置上增加了Bose音响,配备了256中RGB调色氛围灯,以及搭载了较为先行的交互系统:启动指示丶迎宾门丶语音联动丶音乐随动丶行车变换等五中交互功能。

我是年前入手的荣威RX5MAX,坐进车内的第一感觉就是荣威RX5MAX牛,太高级了吧,超级大的屏幕,科技感十足,而且还是bose音响,坐在车里听音乐是一种享受,而且现在荣威RX5MAX的车内空气质量在三重健康防护下也能得到保障,楼主可以看抖音云直播,现在各个行业变主播,都在上面讲解产品点,足不出户就能看车订车了,哈哈

分享我的荣威RX5MAX,走一波

去广州车展可以看到哪些黑科技?

或许因为科技进步太快,互联网太过发达,今年的广州车展还有点科技博览的感觉。除了豪车、美女带来了视觉盛宴,各路“黑科技”也是“亮瞎了眼”。事实上,科技改变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了,在车展上一起感受一下汽车“黑科技”的魅力,保准你不会失望。

“小度,我要听毛不易的牧马城市”,几乎没有间隔,就听到“游历在大街和楼房 心中是骏马和猎场… ”的歌声。这是星途展台小姐姐给我演示的一个人工智能语音操作,其准确度、响应度令人吃惊,过去不敢想象的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然后又在上汽大通D90上体验了一下智能互联系统,下载APP绑定并授权后,手机就变成智能钥匙,可以远程解锁/上锁、启动发动机、启动空调等。亲自体验与“听说”的感受完全不同,这样的“黑科技”不仅好玩,还非常实用。

理想ONE作为今年最火新能源车之一,光是叠加46英寸液晶屏一项,就让人欲罢不能。4块液晶屏充斥着各种黑科技,让人目不接暇,感触最深的就是在中控屏观看的影片,拿指头轻轻一甩,视频画面就甩到了副驾屏上,感觉相当科幻,整体娱乐性非常强悍。

因为之前看过介绍Aion LX的一些文章、视频,对其中一些卖点比较感兴趣,所以找到广汽展台专门了解。最起码有6个点非常打动我,第1个是3.9s破百,第2个是续航650km,第3个是L3级自动驾驶,第4个是弯折角168°的全贴合冷弯12.3英寸双曲屏,第5个是深度定制,第6个是智能物联。本人一直从事互联网工作,不仅喜欢刺激的机械特性,对时尚前沿的黑科技也是“垂涎三尺”。对一些数据性的黑科技尤其感兴趣,比如定位精确度0.5m以内的高精地图,比如探测距离210米的前雷达,比如0.288cd的超低SUV风阻,比如6万种个性化定制方案等。这些所谓的数字,不是摆设,而是可以影响到行车安全、行车品质中的每个环节。

当然,除了“数字”,Aion LX还有很多有趣而实用的其它“黑科技”。自动寻找空车位的泊车功能,既省心又省时间,实用性非常强。扫脸功能也颇为实用有趣,可以根据车主习惯,主动调节音乐、温度、驾驶模式、座椅模式等。

先不讲了,今年汽车上的黑科技实在是太多了,三句五句根本讲不完。今年汽车上的黑科技主要集中在车机系统、智能物联、自动驾驶三个方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同时也有很多新型的科技概念,在入手之前一定要多做功课,以免“顾此失彼”。在新能源车里,个人比较钟意Aion LX,很多黑科技都用在了关键地方,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取悦观众。

投影黑科技:能投影的可不只是车灯

奔驰的投影大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无巧不成书的是,同样姓“奔”的奔腾则在此次车展上带来了另一项酷似“全息投影”的新技术。

有些亲临广州车展现场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全息投影,其实不然。奔腾的这套技术虽然在显示效果方面与全息投影十分接近,但从原理来看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息投影有三个必备的特点:

●裸眼观看:真正的全息投影并不需要佩戴任何的眼镜或是装置,在裸眼条件下即可正常观看。在这一点上奔腾T77的技术与之没有区别,都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

●无需介质:全息投影简单来说是依靠光与光的互相干涉,使之在空气中即可产生出可见的立体画面,无需借助任何介质或设备(比如幕布、墙壁、玻璃等)在这一点上,奔腾T77的投影技术仍然需要借助类似树脂材质的透明材料进行反射,所以两者在实现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一下“索佩珀尔幻象”这个原理,在这里我们就不在进一步阐述它的实现方式了。

●全角度可见:全息投影最大也是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它投射出来的是一个真正全3D的立体画面,也就是说观众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对其进行观察。而奔腾T77上的3D投影技术仍然只能投射出一个“类似3D效果”的平面画面。即使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也没办法看到投射出来的虚拟人物其他的角度,比如侧面与背面。

所以说,奔腾T77上的这套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接近全息投影的效果,但它仍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全息投影。不过,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教会了我们辩证的看待一个事物或者问题,不管他算不算“全息投影”,至少目前在全球市场中还没有其他车企把这种投影技术应用到车内交互上,奔腾也算是拔得了一个头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内饰交互设计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THE END
相关推荐